“检查次数少了,我们抓生产、促发展的时间也就多了。”近日,说起检查次数的变化,招远市金都市政设施维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天照满意地说。
招远市针对涉企检查过多问题,采取优化“综合查一次”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建章立制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靶向施策、标本兼治,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取得实效。
办好为民实事
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群众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我市将群众最关心的领域作为工作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让学习教育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百姓。
“以前流动摊贩堵路,接送孩子特别闹心。现在执法人员巡查勤、管理细,道路畅通多了。”提起学校门前的交通变化,居民张先生对市容新貌感到满意。
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构建“日常巡查+错时管控”联动机制,联合各街区中队对学校、农贸市场、商业街等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高密度巡查,耐心释法引导规范经营,使市容环境与群众满意度同步提升。
龙口市健全完善“青姐倾听栏目进小区”“物业管家进网格”等一系列长效机制,靠上推动解决“空置房物业费减免”“开办小区邻里食堂”等重难点问题176件,物业类投诉工单量同比下降52.33%。
市体育局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台市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等6项制度,提升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市民健身需求。修订《烟台市体育局工作规则》等28项制度,结合工作实际补充完善原有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工作纪律。
烟台银行响应群众诉求,聚焦窗口服务优化,构建“智能运营、标准服务”管理体系,全面引入OCR技术,通过图像扫描识别定期存单信息,实现数据自动录入,替代手工录入,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针对高标准农田缺乏管护这一难题,市农业农村局引入“双重监理+管护”保险机制,由保险公司全程参与风险评估、项目建设和后期管护,为5个区市20万余亩高标准农田提供10年风险保障。同时,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开发“随手拍”小程序,建立“24小时响应、3日办结、7日回访”闭环机制,实现问题“一键上报+自动定位”。
烟台职业学院对现有130余项制度进行系统整合,以制度体系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完善数字赋能机制,用好“一表通”等数据平台,打通数字壁垒,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发展中存在的“堵点”和问题易发多发的“风险点”,我市各级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企业,有时受限于时间、地点,办理业务存在许多不便,政策变化也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现在把服务和政策送上门,解决了我们不少难题。”提起常态化上门服务,山东恒邦股份有限公司的潘主任很是满意。
牟平区探索建立“2+3”项目服务机制,安排“项目管家”主动对接全区67个省市区重大项目,及时摸准企业需求堵点和发展难点,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莱阳市在盛隆商圈建立“服务报到”工作机制,工会、审批、人社、商务等8个部门与商圈综合党委签订服务协议,累计下沉6大类62项服务事项,工作模式由商户“跑腿”变为服务“上门”。
蓬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等做法制度化,建立跨域办、全时办、“一件事一次办”等长效服务机制,以制度约束推动服务从“完成任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有章可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省率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市域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推行“规划许可放验线”一条龙服务,整合规划许可核发与现场放线、验线环节,将企业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梳理44项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办件量较高的审批事项可减少申报材料2至5份,核减审批环节3至5个,压缩审批时间2至10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补齐问题短板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补齐制度短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担当、谋实绩、求实效。
针对联系服务群众、督查检查考核、作风腐败等突出问题,莱州市研究出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制度规范》,印发《莱州市各镇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的通知,制定《医疗行为三规范问题整改台账》,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栖霞市围绕学习制度、机关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农村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50余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执法领域“九不一慢”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开展线索征集、月调度机制和“三清单一台账”全面排查整治突出问题。同步精心打造了“碧海蓝天·净由廉心”廉洁文化品牌,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引领建设“绿水青山”自然生态。
针对婚姻家庭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市妇联制定了《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走访排查长效机制》,更新《重点妇女台账》《重点家庭档案》,细化并明确重点妇女、重点家庭范围,结合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关爱帮扶服务。
市住建局系统制定并实施《“三关键”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聚焦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86个,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91条,将防控要求深度嵌入工程项目审批、资质管理、招标投标等核心业务流程,实现一体化融合。
市科技局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修订《科技计划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出台《评审活动现场监督工作规程》,实现从程序合规到质量管控的跃升;另一方面,制定《经费管理与内部监督暂行办法》,形成“预算—执行—监督”闭环管理。
截至7月底,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针对招生、采购、考核等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成招生章程制定,出台《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新增《部门绩效年度考核办法》等3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考核制度体系。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