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反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9:41:00    
图片
图片


图片



宝马与华为达成合作,将基于华为鸿蒙系统开发车载智能应用,包括数字钥匙、车载互联等功能,提升用户的智能驾驶体验

文|杨子荣
编辑|王延春

高频数据和前瞻性指标显示,高关税政策已开始对美国经济多领域产生反噬。该反噬效应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软数据”急剧恶化,“硬数据”尚未受到实质冲击但风险正在积累;二是金融市场在剧烈波动后进入修复阶段,未来不确定性仍然很大;三是第一季度GDP出现萎缩,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抢进口”导致贸易逆差创纪录扩大。

展望未来,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调整关税政策,美国经济陷入“类滞涨”的风险将继续积聚。从时间节点看,预计在5月,美国消费市场将开始出现供给短缺,并推动通胀反弹;进入下半年,消费、投资和就业将显著承压,经济下行压力愈加凸显。
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后暂时进入修复期

美国出现罕见的股债汇“三杀”现象。作为经济运行状态的“晴雨表”,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往往预示着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标准普尔500波动率指数(VIX)一度突破50,美股指数深度回调,市场情绪陷入恐慌。此外,与传统避险逻辑相反,当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时,资金并未如往常一样涌入美元资产避险,反而是股市、债市及汇市同时下跌。尽管目前,美股明显反弹,美债收益率转向下跌,金融市场正处于修复过程中,但一旦特朗普关税政策出现反复或关税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反噬进一步显现,美国金融市场可能再次陷入剧烈动荡。

第一季度GDP出现负增长

数据显示,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初值为-0.3%,这一萎缩可从两个层面理解:

首先,高关税政策引发的“抢进口”效应是导致GDP萎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今年1月和2月,美国贸易逆差分别扩大至1306亿美元和1227亿美元,创数十年新高,直接拖累第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4.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企业补库存行为拉动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2.3个百分点。从净效应看,净出口对GDP的拖累效应超过了私人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

其次,即使剔除高关税因素,美国经济增速虽为正值但明显放缓。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消费,对第一季度GDP的贡献率降至1.2个百分点,远低于上季度的2.7个百分点,这表明经济基本面也在走弱(图1)。

图1 各分项对美国一季度GDP增速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

美国经济“类滞涨”风险正在上升

美国经济正步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危险水域。如果特朗普政府维持高关税政策,通胀会率先反弹,然后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美国经济将在年内感受到更深、更广的反噬效应。

预计5月美国商品价格将明显上涨。近年来,美国零售业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普遍采用了“高周转、低库存”的经营策略。2025年2月,美国零售商库存销售比仅为1.3,即使考虑到3月份因关税政策预期而引发的“抢进口”潮,这一比率估计也不会超过1.5。然而,截至4月中旬,从中国到美国的标准集装箱预订量同比锐减45%,这一数据直接预示着美国市场补给线的断裂。随着5月的到来,美国零售业很可能开始缺货,届时消费品价格将明显上涨,整体通胀开始抬头。

进入下半年,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渐加大。高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企业头顶,迫使许多企业推迟投资和生产决策。更为关键的是,当前高关税政策不仅针对最终消费品,还包括大量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对于那些长期依赖进口廉价商品维持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其缺乏充足流动资金,难以有效应对成本的急剧攀升。随着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大范围的企业倒闭潮可能到来,进而引发失业率上升和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

展望未来,美国经济面临着被高关税政策推向“类滞涨”困境的严峻挑战。这种罕见的“高通胀、低增长”组合将使政策制定者陷入两难境地。更糟糕的是,在过去两年美国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掩盖下,许多潜在风险并未被消除,如居民债务压力不断积累、企业债违约风险上升、美股估值泡沫有待消化等。如果高关税政策持续时间延长,叠加这些风险因素的共振效应,美国经济将被推向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境地,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将显著上升。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图片

责编 | 王祎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