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0℃以上!合肥发布红色预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4:39:00    

合肥市气象台

2025年07月06日12时10分

变更发布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今天下午

我市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

40℃以上

请注意防范

温馨提示

1. 科学饮水,及时补水

夏季高温,人体因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加剧,对水的需求大幅增加。若处于高温劳动或运动状态,水分消耗更是成倍上升。因此,外出时务必随身携带水壶,每30分钟饮用100 - 200毫升水,少量多次补充,切不可一次性大量饮水。若在运动过程中,可选择运动饮料,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快速补充流失的电解质,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2. 错峰锻炼,选择适宜方式

高温时段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此时运动极易引发中暑。建议将户外运动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气温相对较低,能有效减轻高温对身体造成的负担。若想进行强度较大的锻炼,不妨选择室内运动场所,如健身房进行器械训练、动感单车运动,或在游泳馆游泳,既能享受运动乐趣,又能避开烈日高温,避免运动不适。

3.合理膳食,清爽消暑

夏日高温易使人食欲不振,饮食上应选择清爽、清淡的食物,远离油腻、辛辣食品,减轻肠胃消化负担。多食用富含水分的果蔬,如甘甜多汁的西瓜、清脆爽口的黄瓜、酸甜开胃的西红柿等,既能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又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身体注入活力。

4. 减少暴晒,做好防护

尽量缩短户外停留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直射之下。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期间外出活动。若必须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戴上防晒帽、太阳镜,既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预防晒伤、晒黑,又能降低头部温度,减少中暑风险。

5.谨防中暑等不适

高温带来的不仅仅是体感不适,还可能在短期内对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高温下,人体排汗机制可能崩溃,引发一系列热相关疾病。轻则出现热疹、热水肿、热晕厥,重则发生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同时,高温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催化剂”,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皮肤灼热等不适症状,及时使用解暑药品,严重时立即就医,警惕热射病的发生。此外,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高温健康风险。

6. 高温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防机过热

高温天气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包括水箱、节温器、水泵、风扇等,及时加注冷却水。

防车胎爆裂

要经常检查轮胎,发现轮胎有鼓包、裂纹等要及时修复或更换。长途驾驶前应适当降低车胎气压,行车途中休息时,及时检查轮胎的温度和压力。若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不可采取放气和泼冷水的方式,应选择阴凉处停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爆胎。

防车内爆燃

很多车主喜欢将没喝完的饮料,或者打火机、香水等可燃物品放在车内,太阳暴晒下车内温度非常之高,很容易引发车内爆燃。所以,夏日行车,切忌将可燃易爆物品放在车内。


(来源:合肥气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