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让采茶戏在传承中绽放时代芳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9:04:00    

“锵—咚—嚓”……7月10日,昌南文化中心的大剧院里一阵清脆锣鼓声骤然响起,伴随而来的是一阵阵掌声。当天下午,由江西省委网信办指导,南昌市委网信办主办,凤凰网、凤凰网江西频道承办的2025“让世界爱上南昌”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风团走进昌南文化中心,欣赏了南昌县采茶剧团带来的《银心摆酒》《送别》《三岔口》《采桑》等经典传统古装戏的精彩选段。

采茶戏承载着老南昌的记忆,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南昌民间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经灯戏、三脚桩、半班等阶段而于清末形成。南昌采茶戏萌发于明末清初南昌、新建两县元宵灯彩活动之中,初名茶灯,又名茶灯戏。南昌县滨湖地区是其发脉地之一,最早称为“采茶歌”,是南昌采茶戏的雏形。民国时期,采茶戏进入省城南昌,借鉴了京剧舞台程式,编演了许多新戏,其中以改编于南昌道情的《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南瓜记》最为有名,合称“四大记”。2008年,南昌采茶戏被列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采茶戏的保护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资金支持,使其在传承、发展等方面有了明确的政策保障。

舞台中央,旦角演员彩妆华服,灵动传神,莲步轻移间眼波流转,唱腔清亮婉转,描绘着赣鄱乡村的茶园风光,营造出“采茶忙时戏开场”的田园意境。采茶戏表演别具一格,载歌载舞,演出气氛热烈。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采茶戏体验区,成员在舞台上跟着采茶剧团学习基本唱腔和身段,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近年来,南昌县采茶剧团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每年为广大农民朋友演出多达20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群众亲切地誉为“开在农民心中的山茶花”。“通过公益性的惠民展演,让南昌采茶戏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尤其在节假日推出这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极大程度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南昌采茶戏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南昌县采茶剧团团长杨帆表示。

“传统戏剧的魅力就在于此,不亲身体验很难体味。”“传统戏剧需要保护与传承。”“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剧院感受非遗魅力。”观看完表演后,采风团成员感慨颇多。

昌南文化中心坐落于南昌县东祥路(原抚生路)以东、抚河故道以西、汇仁大道以南、洪州大道以北,以南昌书院文化典型形态“四水归堂”为立意点、五个场馆及两个室外遮阳构筑物与印月湖共同形成“七星伴月”的空间布局。用现代的手法演绎古典建筑的思想内核,建筑屋顶形式源自书院建筑主殿的屋顶飞檐。文化中心紧邻抚河故道及湿地保护区,设计融合船帆和飞鸟的元素,使飞檐优美的曲线构成了建筑群天际线,犹如展翅的飞鸟划过天空,又恰似启航的船帆执手相送,传承传统的同时体现出现代自由的气息,是一座集阅读、艺术文化、教育、图书库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为市民开启高品质文化生活新篇章。

近年来,昌南文化中心致力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不断深入挖掘昌南文化内涵,重点推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新活力,通过举办“昌南好戏”系列活动和展览,贯穿多个节假日、节庆日,均采取免门票政策,让市民能够免费欣赏到精彩的演出,扩大了采茶戏的受众群体,激发了人们对采茶戏的兴趣和热爱,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来源:凤凰网江西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