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榆林:博物馆里趣探古今 暑期研学传承文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6:29:00    

暑假期间,榆林市各大博物馆组织开展一系列以“探秘榆林文脉・传承千年记忆”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沉浸式体验历史的文化之窗,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成为民俗技艺的“小传承人”和古老故事的“亲历者”,在趣味盎然的探索中,完成了一场场与故乡悠久文明的深度对话。



在余子俊纪念馆,“卫城小奇兵”——明代戍边体验活动别开生面。孩子们换上仿明代军士服装,手持仿制兵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识别旗语、模拟烽火传讯、协作布防,甚至亲手感触仿制的兵器与铠甲,体会四百年前戍边将士保卫家园的责任与艰辛。



小朋友黄沐泽兴奋地分享道:“我很喜欢历史,平时只能在书本上了解,今天我通过实践活动,知道了明朝冷兵器的由来和使用方法。我最喜欢的游戏是烽火传讯,因为这个游戏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合作能力,还能让我们知道古代的军情是如何传递的。”余子俊纪念馆讲解员徐思颖进一步介绍:“我们以余子俊修边为背景,开展了‘卫城小奇兵’‘天工开物’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儿童前来参加,让孩子们从课本中走到博物馆,通过互动游戏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并更好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将中华的文化传承下去。”



与此同时,榆林宋夏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宋雅拾趣”香牌制作活动现场则呈现出另一番雅致景象。孩子们围坐在长案前,仔细聆听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古人用香的礼仪、各种香料的来源与药性,随后亲手操作,按照古方配比,将香粉与天然粘合剂混合,细心揉捏成团,再小心翼翼压入雕花模具定型,整个场馆弥漫着淡淡的艾草以及白玉兰等传统香料的芬芳气息。杜昕瑶小朋友在体验后说:“这次在博物馆做香牌让我知道古人用香很讲究,动手制作时,把香粉和成团、压进模具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让我体验了传统工艺,也更理解了古人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今年暑假期间榆林市其他博物馆同样推出丰富多彩的研学项目,孩子们体验制作陕北面花、榆林豆腐等传统美食。同时,在博物馆体验拓印、织布、剪纸、射箭等传统技艺,这些活动共同为小朋友们构筑起一个立体生动的历史文化体验空间。“这个暑假我认识了很多‘老朋友’,我不仅在汉画像石馆里学了拓印,还在余子俊纪念馆学了很多明代的知识,我觉得这个暑假过得很充实。”黄一恒小朋友感慨道。



据了解,今年榆林市各大博物馆的研学项目呈现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度高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体验课程,覆盖民俗、汉文化、宋夏风情及明代边防等多条脉络。每个活动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实践体验,让青少年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在亲身参与中获得成长。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放管理科科长王海龙表示:“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通过研学活动可以填补学校假期的教育空白,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物、历史资料,直观了解本土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等,加深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记者 谢妮妮 张娟娟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