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沙琪玛、俄罗斯紫皮糖、花生酥糖、巧克力威化饼……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总能找到你喜欢吃的食品。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完善,沂水已发展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那么问题来了,食品产业为何能成为沂蒙山区的支柱产业?
沂水食品产业崛起,堪称一部从零起步的奋斗史。回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沂水街头那些推着板车叫卖糕点、糖果的身影,便是产业最初的萌芽。创业初期,资金匮乏、市场变幻莫测,重重困难如高山般横亘在前。但沂水食品企业的经营者们,以“拓荒者”的坚韧,凭借敢闯敢拼的锐气,一路披荆斩棘。从简陋的家庭作坊,发展为现代化的厂房;从纯手工作业,升级到智能化生产线,他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出年产值超200亿的产业集群。
龙头带动 集群发展
作为沂水食品龙头企业--青援食品厂,堪称沂水食品界的“黄埔军校”,引领了产业的崛起。1985年,青岛对口支援沂水,青岛食品厂援建沂水县食品厂,青援食品厂由此诞生。建厂初期,厂里只有79名工人和两座生产糕点的小土炉,直到1989年,才建设了第一条钙奶饼干生产线。青援钙奶饼干包装朴素,却用料十足、营养价值高,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欢迎,成为青援食品厂经久不衰的明星产品。

经过40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淀粉糖二十强企业”、“中国农业500强企业”,年可加工净化玉米100万吨,年产食用玉米淀粉70万吨、蛋白粉等副产品29万吨,年转化麦芽糖20万吨、食用葡萄糖5万吨、麦芽糊精10万吨。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连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的商场、超市都能看见青援食品的身影。
在青援食品的带动下先后成立了正航食品、得力豆奶、雪婷食品、鼎福食品……目前,沂水共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65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43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可加工各类食品600多万吨。

科技创新 注入“新”活力
在经营发展中,这些食品企业深知“变则通”的智慧,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他们日夜钻研生物科技,开发低糖高蛋白健康食品。这股源自田野的韧劲与创新锐气,成为沂水食品企业在市场浪潮中劈波斩浪的核心引擎。
沂水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在于其立足乡土、面向世界的战略格局。企业家们深入挖掘沂蒙红色文化与风土人情,将感人故事融入品牌血脉,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时,感受到精神的洗礼。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拥抱全球浪潮,远赴海外引进尖端技术与管理经验,借助国际展会舞台热情推介中国风味。从沂蒙山走向世界,沂水食品以文化为根,以开放为翼,实现品牌价值的多维跃升。
政策扶持 实现永续发展
沂水食品产业的繁盛,离不开政府“护航灯”式的坚实支撑。从量身定制产业政策到真金白银的税收减免,从搭建科创平台到举办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政府的服务如春雨润物,滋养食品企业的成长。
为支持食品产业的发展,沂水县投资20.5亿元,建设一处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该园区集生产研发、检验检测、电子商务、旅游展销等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擦亮、叫响、做强“中国食品城”品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持续培育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
为防止跟风仿制、无序竞争、资源分散等问题,通过成立食品产业联盟,引导企业入盟发展,科学划分企业类别,分类施策、分类提升,推动集群头部企业发展壮大、成长性企业快速成长。
站在临沂这片物流通达、商贸繁荣的热土上展望,沂水食品产业未来,需继续以“航海家”的勇毅探索创新深水区,以“工匠”的执着雕琢品牌价值,更要以开放胸襟推动“沂水味道”飘香世界。小城托举大业,密码在于“人”的拼搏、立足乡土的智慧、面向世界的格局与绿色发展的担当,这不仅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沂水力量”,更点亮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希望灯塔。
来源:今日头条·大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