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年春秋,绽放奋斗光芒。10年来,盐城国家高新区主动在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中找位次、定目标,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勇担“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使命,聚焦项目招引、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工作,向高向新,砥砺前行,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先后创成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级绿色园区、苏北苏中首个省级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十年奋进路,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
高新区核心区主要指标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5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2.3%;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速24.3%;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速25.6%,国家高新区排名由原来的125名提升至83名,特别是近三年,国家和省高新区排名实现“三连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十年招商路,夯实产业发展新引擎
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动摇,构建形成三大主导产业、三大未来产业“3+3”现代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出柔性线路板、光电显示、精密结构件、新型智能终端等赛道,集聚了东山精密、长盈精密、维信电子、得润电子等优质企业130多个,培育了LED封装、FPC柔板、5G滤波器、MiniLED背光源4个细分领域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成国家火炬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省智能基础零部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约占盐城四分之一;高端装备产业创成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约占盐城1/5)、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9家(约占盐城1/6),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36个(约占盐城1/8),数量均居全市首位。新能源产业抢抓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落户远航锦锂、昱辉光能、伏特储能、启源芯动力等一批企业,加快成为新的增长点。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集聚了汉印碳化硅外延、众钠固态电池、大因多媒体等项目,牵头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常态化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大会等国家级品牌赛事,成为盐城高新区的品牌活动。


十年创新路,打造产业科创新高地
围绕科创工作可观可感,依托盐龙湖智创谷、火炬路科创园等载体,扎实推动“三院两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高质量运行,5家获省新型研发机构备案、1家纳入省产业研究院专业所,上硅所新能源创新中心《质子导体型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获省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全市唯一,盐城超算中心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一体推进国家高企、专精特新、股改上市等企业发展“三件事”,打造国家、省、市三级企业创新矩阵,拥有国家高企539家(约占盐城1/5)、省瞪羚企业数17家(约占盐城1/3)、双五企业数4家。壮大新质生产力生力军,先后有东山精密、京泉华、长盈精密等6家上市公司在高新区投资布局,全市首家创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市首家实质化运营人工智能加速器,全市率先实行创新积分制试点、并推出创新积分贷产品,苏北苏中首家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开展“校地合作”模式,引进盐龙湖先进技术研究院(盐城工学院研究生院),补齐高新区没有高校的短板,通过联合共建、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形式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升级。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达83.1%、6.5%、3.9%、258件,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十年筑城路,塑创产城融合新地标
紧扣建设盐都新城定位,精心打造世纪大道与振兴路城市界面“核心”,培塑世纪大道科技创新、盐渎路产业发展、青年路生活配套“三条路带”,重点开发科技广场中央商务区、青年路商业综合体、智能终端产业园“三组团”,形成活力创新、配套完善、绿色宜居的“一核三带三组团”城市格局。重抓盐龙湖智创谷、中央商务区两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城市经济的“高新样板”。拥有40万平方米的智能终端产业园,33万平方米的高新智造产业园,17万平方米的盐龙湖智创谷,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区,现有工业用地2700亩,建成日处理4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为项目集聚和产业培强提供强劲支撑。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科技广场中央商务区等城市地标投入使用,南师大教育品牌全面融入高新区基础教育,市三院高新区院区挂牌运营,建成高新区人才会客厅、创享街区、“都U+”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累计引进“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48个、院士团队16个,累计获批省、市创新创业项目300余个。

十年改革路,构建营商环境新优势
顺应招商新形势新要求,实质化运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三个专业园区,成立产业投资促进公司,健全“指挥长+专业园区+招商局”项目招引机制,进一步理顺发展体制、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把国际最高标准作为“参照系”,以“一件事一次办”为目标,扎实推进项目审批等“一类事综窗”“一窗通办、一网通行”不见面集成改革,行政审批标准化项目荣获国家级试点,实施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双极简”模式,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自园区成立以来,秉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服务比政策更长远”的理念,全力打造政策最优、办事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好、预期最稳的“都满意”营商环境。

回首不忘来时路,砥砺奋进再出发。盐城高新区将以升格十周年为新的起点,以“项目、创新、指标、进位”为抓手,推动总量规模、份额占比“双提升”,全国、全省排名“双进位”,利用3至5年时间,全力以赴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科技创新主引擎、对外开放主窗口、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奋力打造全市产业科创高地、高水平建设科技强省作出贡献。(撰稿丨周广杰 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