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川南这个避暑胜地如何从凉一夏到“热”全年?丨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满天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7:52:00    

川观新闻记者 高启龙 杜杰 泸州观察 郭荞璐

8月27日清晨,泸州市叙永县分水镇罗汉林熊猫广场,“云端集市”人流涌动,土猪肉、高山蔬菜、活鱼占满了100多个摊位。习习凉风中,扫码付款的“叮”“叮”声与问价声此起彼伏。

暑假即将结束,来这里避暑的“候鸟”游客们,把高山土货装进汽车后备箱,陆续下山返程。

暑热消退,但热度不减。8月29日,一场名为“萤约七夕·爱在云端”的活动将在罗汉林启幕,届时,又将吸引各方游客上山打卡。

上山与下山之间,人流更迭交替。地处云贵川生态腹地的罗汉林景区,正突破“避暑经济”单季局限,形成全年不断档的消费场景,向“全时·全域·全龄”文旅生态圈跃迁。

起于凉:

夏季最高25℃,引得“凉”粉上山

航拍罗汉林。郭荞璐摄

罗汉林最高海拔1902米,被誉为“泸州之巅”,夏季18℃~25℃的清凉气温,这对于相对较热的川南以及周边重庆、成都而言,“凉”宠非它莫属。

罗汉林一角。郭荞璐摄

8月25日早上5点过,成都游客冯斌就扛着摄像机来到云栖酒店外的一处开阔地,等着拍摄日出云海,不多时,他的周围越来越多的游客也聚集到这里。

“像装了空调,白天穿短袖,晚上盖被子,还不潮湿。”冯斌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和高温,就从成都坐高铁到云南威信,再坐半个小时汽车,来到了罗汉林。

气候好,景观多,区位优势明显,罗汉林正缓步走出“深闺”,被外界熟知,引得“凉”粉热涌。

星空下的罗汉林。郭荞璐摄

数据显示,今夏,罗汉林单日接待量最高峰达到3万人,日均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截至8月中旬,从分水高速出口下道的车辆有11万辆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

从2020年初上山投资罗汉林,四川绿之缘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平见证着一批又一批的“凉”粉纷至沓来。“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不影响我们成为后起之秀。以后重庆经赤水到叙永的高速开通后,罗汉林肯定会更闹热。”

“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到罗汉林的游客每年保持在1500—2000人次的递增。”刘德平说,就拿今年暑期来说,罗汉林民宿入住率达92%,高端度假酒店单日房价突破2000元/晚仍一房难求。

扩于凉:

以“巅”带面,县域经济有了新支点

随着“凉”粉热涌,在罗汉林催生出了包括“云端集市”“森林疗愈”“露营经济”等新业态,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凉”粉消费热潮。

游客在罗汉林露营。郭荞璐摄

以“云端集市”为例,直接受益的是附近鱼洞村和分水村的村民们。这几年,他们发展起高山蔬菜和农家土货种养殖产业:袁在英一天拉800斤土猪肉上山,中午前就能卖光;童园静则开始制作卤味,每天供应集市200斤卤鸡脚、300个馒头,月收入突破2万元。

这个从20个零散摊位发展而来的早市,如今日均交易额已超10万元,成为周边村民的“钱袋子”和来此休闲度假游客的“菜篮子”。

人流也引来了外来的商户入驻。今年春天,来自纳溪的魏小梅来到镇上开了一家美容养生馆。“除去门市租金以及物业、水电费等,月均收入1万元以上。”

罗汉林成为叙永县的发力点之一。“叙永以山地康养避暑为引领,大力推动‘乌蒙山居’民宿品牌,推进全县农商文旅体康深度融合发展。”叙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当地通过实施“老屋新生”改造行动、培育“品牌民宿”示范带动、组建“产业联盟”互动等方式促进民宿集群发展,提升康养服务能力。目前已发展乡村民宿(散租房)350余家,客房4470余间、床位6800余个。

不只凉:

“体育康养+特色活动”打造四季文旅消费场景

今年6月底,以竹子为主题的汉林半山酒店开业,使得罗汉林整体接待能力提升40%,为罗汉林实现“全年全业态运营”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以活动促消费,打造罗汉林文旅消费新场景。我们近年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善罗汉林吃、住、行、游、购、娱多元业态产品供给,创新打造书吧、茶室、非遗工坊、艺术空间等多种新业态消费场景,以此来延长罗汉林消费周期。”叙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即将开展的“萤约七夕·爱在云端”的活动,是叙永县引进“爱在云端”文化共创产业园项目之后的首次尝试。该活动主打星河萤火主题,设置了七夕定制求婚礼、萤火幻境许愿盛典、草坪民谣音乐会、主题摄影赛等多个环节。

“通过举办特色活动,为游客打造多种场景体验,让罗汉林能够打破季节壁垒,实现春赏花摘笋婚拍、夏竹海避暑染布、秋观枫研学品宴、冬冰雪嘉年华的四季闭环。”“爱在云端”文化共创产业园项目负责人表示。

此外,叙永县还将打造“大健康环线”,依托罗汉林山地、森林、溪流、步道,开展登山运动、山地越野、森林穿越、溯溪等山地户外运动,形成“体育+旅游”的新业态。

叙永县文旅发展中心副主任单娟介绍说,“我们还加强与县老年大学、养老机构合作,举办各类培训、展演、疗养、研讨、比赛等系列活动,形成功能完善的罗汉林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罗汉林幸福食堂。郭荞璐摄

游客在幸福食堂用餐。郭荞璐摄

不久前召开的泸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以文旅商融合发展破题,高质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聚焦年轻化、潮流化、科技化、夜间化,推动优质文旅资源市场化转化、创新性利用,通过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探索新模式,打造出更多的“罗汉林”,让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文旅场景遍地开花。

罗汉林不只有“凉”,泸州也不只有罗汉林。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泸州融媒 叙永融媒)

相关文章